加气混凝土生产流程
10
11
1
3
4
5
6
8
9
一、备料工序 加气混凝土生产始于原材料制备,主要包括硅质材料(粉煤灰/砂)、钙质材料(石灰/水泥)及发气剂(铝粉)的处理135。硅质材料需通过干磨或湿磨工艺加工成符合细度要求的浆料,石灰需破碎后球磨成粉并储存于专用仓内,水泥直接通过罐车输送至储仓,铝粉则需避光防潮储存16。若生产板材,需增加钢筋加工环节,包括除锈、调直、焊接及防涂层处理,再组装成钢筋网嵌入模具13。
三、静停养护 浇注后模具进入50-70℃环境静停1.5-2小时,促使料浆完成膨胀、稠化和初步硬化。此阶段依赖石灰水化放热及外部温控设施维持环境稳定,坯体度需达0.3-0.5MPa方可切割135。
二、配料与浇注工序 配料是心环节,需按配比计量原材料。典型配方为粉煤灰(70%)、水泥(8%)、石灰(24%)、石膏(3%)及微量铝粉(0.4%)68。钙硅比(C/S)需控制在0.75-0.80以确保反应充分8。混合料经浇注机搅拌后注入模具,铝粉与碱性溶液反应释放氢气,形成均匀气孔结构,温度通常控制在40-45℃以优化发气效果45。
五、蒸压养护 切割后的坯体码入蒸压釜,在1.2-1.5MPa饱和蒸汽、180-200℃条件下养护8-12小时。高压湿热环境促使钙质与硅质材料生成托勃莫来石晶体,这是度(3.5-7.5MPa)形成的关键阶段158。养护后制品含水率需低于10%,后期收缩开裂10。
六、出釜与成品处理 蒸压结束后的制品经吊运出釜,通过掰板机分离粘连体,再进行外观检验、度测试(抽样抗压≥3.5MPa)和包装。优质品采用防潮膜包裹,储存堆高不超过1.5米以防破损3510。
加气混凝土生产流程
发气控制
发气控制:铝粉活性>90%,悬浮液浓度2.5%-3.5%,掺量0.08%-0.12%46。
四、切割与成型 硬化坯体经翻转脱模后,采用钢丝切割机进行三维切割,可加工成砌块或板材。切割精度直接影响产品尺寸公差(±2mm)及外观质量,废料经回收制成浆料循环利用3511。先进生产线配备全自动切割系统,每小时可处理20-30立方米坯体9。
工艺优化要点
蒸压参数
蒸压参数:升温速率20-25℃/h,恒温阶段压力≤0.05MPa58。
该流程通过机械化流水线实现年产5-30万立方米产能,产品干密度范围400-700kg/m³,导热系数0.11-0.20W/(m·K),兼具轻质、保温与耐火特性5910。
资源循环
资源循环:切割废料掺入新料比例≤5%,废水经沉淀后回用311。
钙质调控
钙质调控:石灰活性需>65%,有效CaO含量>80%;水泥优选42.5/52.5级普硅水泥,初凝时间45-90分钟以匹配发气速度68。 发气控制:铝粉活性>90%,悬浮液浓度2.5%-3.5%,掺量0.08%-0.12%46。 蒸压参数:升温速率20-25℃/h,恒温阶段压力≤0.05MPa58。 资源循环:切割废料掺入新料比例≤5%,废水经沉淀后回用311。
钙质调控:石灰活性需>65%,有效CaO含量>80%;水泥优选42.5/52.5级普硅水泥,初凝时间45-90分钟以匹配发气速度68。
相关问答